您正在访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访谈 >> 正文

姜勇:加快推进油气管网市场化建设

——访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生产运行部油气储运专业高级工程师姜勇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王若曦 点击:次 时间:2019/12/17 15:14:23

提升油气管网互联互通水平、油气领域市场化改革是大众关注的热点内容。而近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也将有助于国家更好地管住中间管网输送环节,理顺油气产业链,开放市场。记者日前采访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生产运行部油气储运专业高级工程师姜勇,姜勇就“推进管网市场化建设”这一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电力报:应如何推进油气管网设施建设,提升管网互联互通水平?

姜勇:推进油气管网设施建设首先应该简化审批手续,管道建设的难点之一是审批环节,目前我国的管理体制为不出省由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建管道,跨省油气管道由国务院主管部门进行审批核准。

建议考虑简化审批手续,把审批改成备案,把一些申请书附件的审核交给有国家资质的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承担(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前期通过安评、环评、能评和第三方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合理的评估,之后通过备案让企业建设油气管道,这样会大幅提高效率。

中国公共资本与国土面积的比例为285万美元/平方千米,世界排名第31位,几乎是美国的两倍半(美国为119万美元/平方千米,排第52名)。想要建管道,资金不是主要问题,主要是行政审批环节复杂。资本是流动的,企业势必会转而投资见效快的项目,但是如果改为备案制或简化为快捷审批手续,会方便更多资本流入管道建设市场。

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了18%(约增长400亿立方米),而新建成油气管道总里程只有2863千米,与2017年相比管网建设速度大幅放缓。从运输能力与消费量的比重看也不够。我国天然气管道密度为19.97千米/亿立方米,世界平均水平为33.73千米/亿立方米。再加上“十四五”管网规划的要求,需要短期内建设更多的管道。

初级发展阶段,应该减少审批的环节和难度,鼓励、便利企业投资建设;成熟饱和阶段,再恢复严格的审批手续和制度流程,控制规模,避免重复建设。

中国电力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将如何促进管网互联互通水平的提升?

姜勇:12月9日成立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之后,油气管道将实现“全国一张网”,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将主动提升所辖原国有油气企业管道的互联互通水平。

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国家管网公司、省管网公司之间的互联互通。目前全国有21个省成立了约30家省天然气管网公司,但是各省管网公司运行相对封闭,主要针对省内天然气输送,不进行跨省运输,自成一家、内部消化。

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省管网公司有国有油气企业股份,即使未来国有油气企业把这些持股都划拨给国家管网公司,但是国家管网公司不方便直接与另外20家完全没有股权联系的省管网公司互联互通,只能靠“谈”来推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靠国家层面来进行协调。

在明确油气基础设施是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前提下,网络互联和业务互通是同业公共事业运营商的基本义务之一。国家管网公司、省管网公司、城市燃气公司应当直接或间接与其邻近同业公共事业运营商的设备设施实行互联互通。

管道运输是公共运输的一部分,管道是五大公共交通运输方式,是向社会公众提供运输服务的公共事业。欧美国家管道运输种类多,包括矿石、煤炭、建材、化学品、粮食。《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从事公共运输的承运人必须满足托运人通常、合理的运输要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三方准入公平开放,第三方公平准入与互联互通是相辅相成的。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是企业,没有政府职能,想要进一步提升管网互联互通水平要靠中央统筹规划,制定时间计划表,制定互联互通的国家标准、行为准则、操作规范、技术参数。只有把互联互通上升为国家强制性法定要求,才能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 1 >
关注有惊喜!
工业电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工业电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工业电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工业电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工业电器网有权转载。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928246603 邮箱:news@cnelc.com

网友评论已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本站声明: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模仿、转载、抄袭及冒名中国工业电器网(cnelc.com)

中国工业电器网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意见/业务 | 帮助中心 | 在线投稿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会员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广告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键词推广: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战略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新闻投稿: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工业电器网服务热线:400-688-6377 合作电话:021-39550999 传真:021-59142222 邮编:201812 信箱:cn@cnelc.com新闻投稿邮箱:news@cnelc.com

上海总公司地址:上海 金园一路999号(中国工业电器大厦) 法律顾问:浙江海昌律师事务所 江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80642

上海易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2-2020

沪ICP备10003932号-15